1. 首页
  2. 新闻

专访:马希铭谈在管理规模增长时保持投资优势

基金成立将近两年之际,Zenith Nexus Capital (ZNC)的管理资产已膨胀至逾6亿美元,公司正处于小型基金的灵活性与中型规模的体量之间的十字路口。我们采访了Zenith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席首席投资官马希铭(Maxime Duval),探讨Zenith如何在策略、技术和投资者关系方面演进,以确保即便规模扩大也保持优势。马希铭兼具交易员和技术专家的特质,他分享了在这方面寻求平衡的洞见。

问: 马希铭,Zenith Nexus Capital启动时约$1亿资金,现在管理规模已是其六倍。你们是如何适应更大资金规模的交易的?

答: 增长很可观,但我们一直有意进行调整。首先,流动性管理是关键。我们从设计上只交易非常流动的市场——主要股指、G10外汇、利率和商品期货——所以这些工具能容纳我们的规模。但话说回来,我们对自身交易“足迹”更加谨慎。以6亿美元来说,我们的一笔大头寸名义规模可能达几亿美元,这虽然在全球市场中仍不算大,但如果不小心也可能影响市场。我们的Hyperion执行引擎堪称救星。它自动将订单拆分并智能路由。从我们启用以来,我们看到滑点下降,交易更加悄无声息地完成。所以,我们让技术随AUM扩张——增加服务器容量、更快的数据馈送等,以确保即使交易量增大也保持低延迟。

此外,我们并不因为资金多了就认为应该承担更大风险。在VaR和压力测试方面,我们的风险限额相对于规模仍和以前差不多。因此即便敞口美元量更高,我们的相对风险水平并未膨胀。有趣的是,资金增加反而让我们可以同时部署在更多多元机会中,降低集中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规模扩大还提升了我们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问: 业绩一直不错——去年上涨约4%,今年上半年约+3.5%。但有人说基金越大阿尔法越衰减。你如何计划在变大后继续跑赢?

答: 阿尔法衰减的担忧确实存在,尤其对于利基策略。但我们的优势是多方面且不易被容量限制。我们的阿尔法源自两个方面:技术(AI)和人工宏观洞见。这两者本身不会随着规模增长而自然消退,只要我们保持敏捷。真正可能衰减的是如果我们变得官僚化或行动迟缓——我们对此高度警惕避免。

我们仍然保持“小团队”文化,即使团队人数增加到现在约20人。我们每天仍会围坐一起,交易员和量化人员共议

(或通过视频会议)。我仍然亲自审阅OmniHedge AI 的许多模型输出——并非微观管理,而是我喜欢保持一线脉

搏。而且因为我们的AI横跨如此多市场,随着AUM增长我们可以发掘新的机会领域。例如,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开始交易一些商品价差(如黄金兑白银,布伦特原油兑WTI原油)——这在我们只有$1亿时不值得涉及,但现在6亿规模下可以作为新的不相关阿尔法来源。OmniHedge AI 发现了那里的低效,如今这已纳入我们的策略库。

关键在于,我们不断改进AI。强化学习升级版OmniHedge AI v2.0是一个巨大飞跃。它从每笔交易中学习,理论上,我们的模型应随时间推移更锋利,而非变钝。当然,市场范式会变化,以前有效的策略未必一直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加入了市场状态识别,以免AI过度拟合过往情景。我们也持续研究新的数据源——有个项目是在纳入实时卫星数据监测商品,另一个是抓取网络数据了解消费者情绪,以保持领先。理念是:当其他人可能学我们、模仿我们时,我们已经在打造自己的下一个版本。

问: 你提到了多元化——有计划拓展核心OmniHedge AI策略以外吗?也许推出独立基金或新策略?

答: 就投资策略而言,OmniHedge AI 是我们的旗舰,我们相信它已经相当广泛,可以捕捉很多机会。但我们确实在探索一些邻近的产品。一个是带ESG筛选的OmniHedge——基本上为希望考虑ESG因素的投资者提供调整版策略。我们的AI可以在投资组合构建中纳入ESG评分,我们正在测试这一点。不过我们很谨慎——不想摊薄核心策略。只有当我们确信新东西不会分散主策略精力且我们有人才来驾驭时才会推出。

问: 去年你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人机投资的专栏文章,也出现在一些行业论坛的小组讨论上。你如何平衡分享你的故事与保持竞争优势?

答: 问得好。我们会分享我们的理念和大致方法,但不会透漏“秘方”。我很坦诚地承认我们采用六阶段AI流水线,人类也参与其中,但我不会公布例如AI发现最有预测力的指标,或我们强化学习算法的细节。那些都是我们的“冠冕之宝”。

但我也相信做一些思想引领——部分是为了吸引人才。我们一些最优秀的新员工,比如最近加入的一个机器学习博士,就是因为看了我们的报道后想来。还有,参与公开讨论有助于引导金融界对AI的合理监管。我其实不太担心别人抄袭,因为文化是很难复制的。你可以试着往基金里塞AI,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基因和风险文化,是不会有同样效果的。所以我可以大大方方讲出我们的“配方”,但我知道我们这“厨房”做出来的才是最好吃的。

问: 最后一个问题——五年后你希望Zenith Nexus Capital处于什么位置?

答: 希望还能继续提供稳健回报,而且规模稍大一点,但不会太大。也许管理个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涵盖两三个策

略(比如宏观、数字资产等),并拥有一个从机构到个人都参与的蓬勃投资者社区。我希望我们依然被视作创新者——也许到那时我们正在用一些现在还未成为主流的下一代AI技术,或者展示一家对冲基金如何以更民主的方式与投资者互动。如果能做到这些,同时不忘严控风险和保持业绩,我就很满意了。

随着Zenith Nexus Capital 在成长道路上前行,马希铭这种平衡的愿景——拥抱规模和创新的同时严守核心原则——或许会成为AI时代基金的一个范本。未来几年将揭示这家“半人半机”基金能否继续跑赢那些更单一模式的同行。

商务合作扫码关注我们,了解最新区块链资讯~

明知财经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明知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本文地址: - 明知财经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从领跑到跟跑:为何 SOL 难敌 ETH 的攻势?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QR code